闲着没事侃三国

来源:网络

状态:已完结

作者:魔纱兔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刘秀十分重视吸取教训,所以严格限制外戚权力。举一个例子吧,在中元元年(公元56年)十月,刘秀派司空冯鲂告祀高庙,说:高皇帝(刘邦)曾经跟群臣有过约定,说非刘氏不得称王。而吕太后(吕雉)破坏了约定,封她的吕禄、吕产等人为王,险些使刘家天下蒙难,所以将吕后的牌位请出高庙,给被吕后害死的薄后戴上“高皇后”的尊号,配食高庙。

这件事在当时的影响相当大。固然看过《后汉书》的人都知道,刘秀是薄太后之子汉文帝刘恒一系的子孙后代,抬高薄太后有往自己脸上贴金之嫌。但是那篇祭告文中所言“贼害三赵,专王吕氏……天命几坠”大肆宣扬吕后的罪恶,其目的还是在于指出外戚专权的恶劣,给天下以警戒!

要说刘秀未雨绸缪,外戚应该抬不了头了。可偏偏是“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”这一切却因为一系列婚事完全改变了。当初王莽末年天下大乱,特别是在刘玄的短暂统治失败以后,形势变得更加不明。一位叫窦融的地方官传奇地保全了武威、张掖、酒泉、敦煌、金城这五个郡,并把它们全部献给了刘秀,这就是常被人传说的“窦融保河西”。光这样还不算完,在归顺刘秀后这个人还安抚西凉,发展少数民族通商,着实为刘秀立了不少功劳。

刘秀一高兴,通婚!把自己的女儿内黄公主嫁给窦融的儿子窦穆。这还不算完,再挑一个女儿,涅阳公主嫁给窦融的侄子窦固。刘秀一琢磨还不够,再挑一个孙女嫁给窦融的孙女。刘家闺女都往窦家嫁,要说这也不算什么,可是后来,窦家闺女又往刘家回嫁,这可就了不得了。窦家成了既是皇亲又是外戚的特殊家族,俗话说得好“每隔三辈儿必出一个败家子”(这理论也不知谁琢磨的)窦宪这个人出现。

说起来这个窦宪确实有些本事,西汉卫青、霍去病的劲敌匈奴,到了他手里被打得像丧家犬,活生生被他撵出了亚洲版图。人道“穷在闹市无人问,富在深山有远亲”,穷得没饭吃的人就是住在闹市街前也没有人管,富贵人家就算住在深山老林里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也会去逢迎。新皇帝即位才10岁,窦宪一朝得势于是乎什么亲朋故旧都会跑上门来“锦上添花”,他身边既有能征惯战的将军,又有班固这类过硬的笔杆子,腰杆子自然硬了起来。亲信党羽遍布京师,杀人越货无人敢管……就这样外戚势力又一次抬头了。

人类学习和模仿的能力是很强的。

和尚摸的我摸不的?有了一个窦宪,后面的模仿者也出现了。于是外戚专权者一大摞,邓骘、阎显、耿宝、梁冀,乃至窦武与何进。

但是外戚仅仅是东汉政治特色的一部分。光有强横的外戚不就像西汉一样改朝换代了吗?为什么总能化险为夷呢?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闲着没事侃三国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