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战纪实:丛林之虎

来源:网络

状态:连载中

作者:李幺傻

主角:

微信阅读


精彩内容阅读

此时的113团,经过了仁安羌大捷,仅剩900人,而900人中,还有00名伤兵。当第五军坐着汽车向北撤退时,他们留在卡萨阻击日军。即使阻击成功了,他们向后撤退,也要依靠自己的双腿。

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,副师长齐学启这一去,再也没有回来。

113团在哪里?

113团自离开新38师主力后,就连遭险境。

113团特务连连长蒋元清楚地记得,5月7日,也就是孙立人带着新38师主力赶到安全地带普拉村的前20天,113团接受杜聿明派遣,前往卡萨阻击,为整个第五军的撤退断后。

卡萨,在伊洛瓦底江西岸。

113团来到卡萨的时候,局势已经非常混乱,爆炸声此起彼伏,火光熊熊燃烧,浓烟直冲霄汉,日军的飞机和大炮已经将卡萨炸成了一片废墟。团长刘放吾派出搜索连,但是没有发现敌情。

趁着日军尚未攻到这里,战士们立即构筑工事,准备阻击。这里肯定会有一场大仗要打,因为卡萨是日军追赶第五军的必经之路。

5月8日上午,杜聿明乘坐装甲车来到卡萨,瞭望伊洛瓦底江对岸日军的情况,对113团构筑的工事很满意,然后就又乘着装甲车离开了。

5月9日下午2时,113团派出的搜索警戒部队——第二营五连,在伊洛瓦底江东岸与日军的先遣部队发生激战,然后撤回到西岸。

一场大战来临了。

蒋元眼中的这场大战,是进入缅甸以来,最残酷的一场战斗。

李文才也对这场战斗记忆犹新。

5月9日下午5时,日军开始了进攻。

狡猾的日军先遣部队没有隔江进攻,而是从伊洛瓦底江的上游渡河。然后,沿着河流向1B团的阵地发起攻击。113团依靠有利地形和坚固的工事,打退了日军一次次进攻。

在缅甸,午后5时是一天最热的时候,而5月份又进入了缅甸一年最热的季节,所以,进攻的一方和防守的一方,都很不好受。防守的一方站在战壕里,战壕像一个不透风的蒸笼,热气蒸腾,浑身的汗水向下流淌;进攻的一方端着步枪,背着20斤的装备行李,同样挥汗如雨。

日军的一次次进攻被打退后,李文才接下来就看到了奇怪的一幕。

大约两个小时后,攻击的日军略作调整,阵地前出现了上百名日军,他们光着身体,挺着刺刀,迈着整齐的步伐一步步走上来,一个个的脸上都带着视死如归的神情。

日军指挥官在仿效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。

当年,越王勾践和吴王阖闾交战,吴军阵地久攻不下,阴谋家勾践就派遣士兵排队走到吴军阵前,一个个自杀了。正在吴军惊愕不已时,越军突然发起进攻,吴军一败涂地。

可是,那时候是冷兵器时代,越军可以到吴军的阵地前沿再自杀,现在是枪炮时代,怎么还仿效当年的越国军队?

您的位置 : 小说> 小说库> 抗战纪实:丛林之虎
返回顶部